新闻快递

匠心传技艺 实践悟真知|机电工程学院赋能温州实验中学暑期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8 浏览量:

近日,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员”——温州市实验中学“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小队员们,他们在浙江工匠孙兵涛老师教学团队的指导下,通过钳工制锤、激光造笔筒等实践项目,经历从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制造之旅。此次活动既是温州大学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服务地方教育的生动实践,也为校地教育协同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在钳工实践区,孙兵涛老师为学生们系统讲解手工锤的构造原理、完整制作流程及安全操作规范,随后手持工具示范锉削、钻孔等关键步骤,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学生们围在一旁认真观摩,跃跃欲试。初次拿起锉刀时,不少学生动作生疏、力度不均,锉出的平面凹凸不平。但在孙兵涛老师“先慢后快、保持平稳”的耐心指导和“不错,有进步”的及时鼓励下,他们逐渐找到手感,从调整握姿到控制力度,一步步掌握技巧。当看到属于自己的手工锤成型时,学生们脸上都露出了成就感满满的笑容。

在激光加工区,团队朱小伟老师以生动的语言介绍激光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动画演示讲解图案设计与设备操作的关联。“可以加入自己的名字,也能画喜欢的卡通形象。”在朱小伟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打开思路:有的将校名缩写融入图案,有的绘制动漫角色,还有的设计了带有励志短句的纹样。经过在电脑上反复调整线条、优化布局,再由设备精准雕刻,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笔筒新鲜“出炉”。“原来让想法变成实物,需要这么多步骤,还得特别细心。”一名学生捧着笔筒感慨道,这让他对“专注、精准、创新”的工匠内涵有了真切体会。

“工匠不仅要手艺硬,更要把这份精神传下去。”孙兵涛的话道出了活动的初心。长期以来,针对中小学工科教学存在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依托教师、设备等资源优势,通过开展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亲手操作中感受工匠精神,在成果诞生中激发创造热情,让“匠心”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扎根。

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始终深耕校地教育协同领域,通过“工匠领航+实践育人”的模式,持续将高校资源转化为地方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未来,该校还将推出更多如3D打印、无人机、机器人、机械结构搭建等特色实践项目,进一步架起传承与创新的桥梁,为培养具备动手能力与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小工匠”蓄力赋能。

学院公众号
Copyright © 2020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