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5-11-26 浏览量:次
2015年11月23日,学院党总支组织党员教师赴永嘉县五尺乡参观红十三军军部旧址,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切身感受红十三军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部分教师子女也参加了活动。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主要由旧址、纪念碑、纪念馆三部分组成,原先为胡氏四房宗祠,坐落于永嘉县五尺乡五尺村隔岸降山头山东麓,坐西朝东偏南。系五间两进、左右廊、悬山顶、合院式木构建筑,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现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党员教师们来到广场前的花岗岩石雕前,一群神情激愤、举着红缨枪扛着大刀的战士向着前方。山岗上,矗立着张爱萍将军书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组建于1930年5月的红十三军,是当时中央军委正式编制的红军部队之一,曾拥有将士6000多人,活动范围遍及整个浙南地区。这支英勇善战的英雄部队,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土地革命战争,并为后来红军挺进师的活动和浙南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发源地,五尺乡已成为浙南儿女们心中红军精神的圣地。
党员教师们通过参观红十三军军部旧址,深刻感受到红十三军的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监狱里,铁骨铮铮,坚贞不屈;在刑场上,视死如归,正气凛然”的红十三军精神。这种精神成为后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力量,也激励了全体党员教师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